如果你認真了解過電影專業(yè),那么你一定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理解角色是導戲的前提”。 那么在實際的導戲過程中,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一個角色呢?
近些年電影市場快速擴張,中國電影的前路卻依舊迷茫。到底“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好的電影導演?“,這個問題仍然困擾著每一個熱愛電影的青年人。作為藝術教育機構的ACG,每年我們向國外輸送著許多夢想之士。收獲無數(shù)名校OFFER的同時,也在盡己所能的幫助這些熱愛電影的孩子們解決心中疑惑。
01導演準備
一部電影是否能夠成功,其實在很多前期準備階段就足以見出分曉。而作為一部戲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,導演必須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始終走在所有人的前方。每個角色的設定,每個場面的分解都是導演需要掌握并傳達給劇組中其他人的部分。
在劇組中,演員們都要從導演那里得到果斷清晰的指導,同時對于他們表演,也希望導演能給出簡潔明了卻又細致的反饋,這便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導演權威。但想要做到這一點,則必須做到充分的理解劇本,理解電影角色以及電影場景。
導演對于自己作品的詮釋必須明確地做到與劇本相輔相成,要牢記電影是一個想法和信念的傳遞系統(tǒng),也是映照出特定人群和特定生活方式的一面鏡子。
02導演的前提
如果你認真了解過電影專業(yè),那么你一定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理解角色是導戲的前提”。 那么在實際的導戲過程中,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待一個角色呢? 大家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理解:
→其他每一個角色怎么看你?
→你怎么看他們?
→你們有什么共同點?你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
→當別的角色對這個角色有看法時,你需要為角色做出怎么的辯護?
→他(她)怎么把這個辯護合理化?
這幾個角度都可以幫助導演甚至演員本身較為快速的理解角色,從而更好的進行發(fā)揮指導和演出。同時,為了增進對于角色的理解,不同角色間也應該及時的進行有效溝通。在有對手戲時,有需要可將兩名或多名演員放在一起進行溝通調整,以便增進演員的互相理解。
其次,作為導演需要掌握好整出戲作的節(jié)奏點。也就是說,需要意識到每一位演員在表演當中情緒的巔峰和轉變在哪里。在生活中,人們都有自己講話和行動的節(jié)奏。這些變化源自不同情境影響下的心情和壓力,比如一個人在激動或疲意的時候,行為的節(jié)奏是不一樣的。導演需要先于演員掌握好這些關鍵的節(jié)奏點,從而讓整個角色的情緒更加飽滿。
最后,導演需要理解每個場景以及整部電影要實現(xiàn)什么,理解角色在其中能起什么作用。不要試圖夸大或改變這些作用。導演在導戲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這點,角色的定位需要準確,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“搶戲”出現(xiàn)。
03戲該如何導?
在導演有了基礎的前提和準備后,即可以正式進入導戲階段,那么在導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要求呢?
1.注意戲劇中的情境創(chuàng)作
角色是誰、在什么時候、在哪里、在做什么,包括身體與心理特征、社會狀況、特殊的人際關系,還有演員所扮演的角色的價值觀和道德立場,這些都是導演需要在導戲過程當中給到演員的情境。
2.利用分鏡頭,定義演員動作
分鏡頭是每個學習電影的同學都知道的詞,但是要如何利用好分鏡頭卻是一門難題。不僅僅是給予攝像的指導,分鏡頭上的標簽描述也會幫助演員在一個鏡頭的多次拍攝時,找出適宜表演的動作,可以更好地將動作特殊化并揭示人物內心世界。
3.強有力的戲劇沖突創(chuàng)作
所有的戲劇要想精彩,必須擁有自己的戲劇沖突,這樣才能使整出作品充滿張力。導演的任務則是必須知道每次沖突是怎樣開始、怎樣發(fā)展、怎樣升華、怎樣解決的。為了沖突的存在,導演必須定義并加強對立的模式,這樣才能將沖突的發(fā)生協(xié)調好。
4.掌握戲劇高潮
戲劇中最讓人興奮的便是高潮部分,這是整個戲劇中存在的主要轉折點。要證明這一時刻是否至關重要,可以從整部戲中抽掉它,看看沒有它整部戲是否還成立。當每個“強制性時刻”是清晰的、明顯的,才能證明導演對于自己的整部戲把控力都很到位。
總的來說,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導演,并創(chuàng)作出讓人點贊的佳作。導演本身一定要成為劇組當中最為全能的人,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領導力,創(chuàng)作出讓人點贊連連的作品,不妨來ACG一探究竟吧!